武威鸠摩罗什寺,它雄踞西北已逾千年,诉说着千古一僧的不朽传奇
2023-05-28 20:26:25   水玉扬观世界

第一次知道武威这座城市,我还是源自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《三国志》系列游戏,在游戏的地图中赫然存在着一座城市,而这座城市正是武威。

时间回到公元220年,魏文帝曹丕置凉州,以姑臧为州治,并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,这是武威为凉州治所的开始。在此以前,汉武帝元朔二年,曾将雍州改为凉州,以地处西方,气候寒凉而得名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,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少不了梵音袅袅,而有一座千年古寺正藏在这座城市里,它的名字取自一位西域高僧,而这位高僧正是享誉世界佛坛的鸠摩罗什,这座寺院也直接用大师的名字定了名,这在全国也都是不多见的,这里就是鸠摩罗什寺。

鸠摩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北大街,始建于后凉,是后凉麟嘉元年(公元389年)后凉皇帝吕光为安顿鸠摩罗什的身心,招募各地能工巧匠,大兴土木而建的,也是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。

整座寺院在唐代时期得到大力扩展,明、清皆有修葺。只是非常可惜的是,后来这里毁于了战火和地震,仅留下了供放大师舌舍利的罗什寺塔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座寺院在明代成为了陕西凉州大寺院,明英宗在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,为鸠摩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,并下圣谕道:“刊印大藏经,颁赐天下,用广流传,兹以一藏,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,永光供养”。

参观寺院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鸠摩罗什(344—409年),大师中文译名童寿,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首,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经的人,开辟了译经史上的新纪元。

在今天很多的佛教专著里面的译文,其实大多数都是当年鸠摩罗什翻译的,比如我们最熟悉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就出自大师之手,可以说大师的翻译一直能够流传千年,足以说明他的佛教文化功底是十分深厚的,就连金庸先生在《天龙八部》里也创造出了鸠摩智这个角色,可以说也是致敬大师的。

时间回到公元409年,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,圆寂前他说:“今于众前,发诚实誓:若所传无谬者,当使焚身之后,舌不燋烂。”后秦主姚兴在逍遥园为他举行了毗荼仪式,以火焚尸,烟销骨碎,但是他柔软的舌头却没有被烧毁,烧成了舍利,令人啧啧称奇。

后来凉州人民为纪念鸠摩罗什,就在姑臧修建了罗什塔,并遵遗愿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。

走进这座寺院,整体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新,倒是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历史沧桑感,就像迎面观音殿里所见的观世音菩萨,也非常的靓丽,倒是和我们内地的形象有了区别。

继续前行,这座寺院最值得一看的建筑出现了,它就是罗什寺塔,这座塔八角十二层,高32米,塔底周长25米,全部用条砖砌成。

塔四周有砖砌花栏宇墙,门向东开。下起第三、五、八层均设门,最上层面向东设小龛,内置佛像一尊。每一层施平砖叠涩式腰檐,角俱翘首,下系小风铎。塔刹为葫芦式铜质宝瓶。

参观完佛塔,我们在它的旁边还看到了鸠摩罗什大师纪念堂,进入殿内,大师的法像庄严慈祥,有了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,真不愧为一代高僧。

最后我们要去参观寺院里面最值得看的建筑,那就是大雄宝殿了。首先来到大雄宝殿的地宫,进到里面,这里早已是香火萦绕,好一派仙气袅袅的感觉,只是这样的室内一定要注意通风和防火才好。

来到大雄宝殿正门,这里的建筑宏伟壮观,我想它虽是复建的,其靓丽程度相比从前,断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。如果唐朝的杜牧来到这里,估计又要发出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感叹了。

走入大殿,新造的佛像安静慈祥,带给人一种远离世事纷扰的感觉,不经意间让我们学会了放下。

走在鸠摩罗什寺的时候,我回想起曾经读过的文章,对于这位来自西域印度的佛教大师,后人对其一生娶了12位妻子,并育有子嗣的事情总是颇为好奇。其实在我看来,大师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,也许这才是真性情,人的一生何必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,自己最欢喜的才是最好的精神追求吧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没签合同可以退租金吗
下一篇:最后一页